本站
非官方網(wǎng)站,信息完全免費,僅供參考,不收取任何費用,請以官網(wǎng)公布為準!
二、(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①當今的藝術仿佛在興致勃勃地享受一場技術的盛宴。戲曲舞臺上眼花繚亂的燈光照射,3D電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動的座椅,魔術師利用各種光學儀器制造觀眾的視覺誤差,攝影師借助計算機將一張平庸的面容修飾得貌若天仙……總之,從聲光電的全面介入到各種聞所未聞的機械設備,技術的發(fā)展速度令人吃驚。然而,有多少人思考過這個問題:技術到底賦予了藝術什么?關于世界,關于歷史,關于神秘莫測的人心——技術增添了哪些發(fā)現(xiàn)?在許多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藝演出中,我們不難看到技術崇拜正在形成。
②技術是藝術生產(chǎn)的組成部分,藝術的創(chuàng)作與傳播從來沒有離開技術的支持。但即便如此,技術也從未扮演過藝術的主人!妒酚洝、《竇娥冤》、《紅樓夢》……這些之所以成為經(jīng)典,是因為它們的思想光芒與藝術魅力,而不是因為書寫于竹簡,上演于舞臺,或者印刷在書本里。然而,在現(xiàn)代社會,技術的日新月異造就了人們對技術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許多人沒有察覺藝術生產(chǎn)正在出現(xiàn)一個顛倒:許多時候,技術植入藝術的真正原因其實是工業(yè)社會的技術消費,而不是藝術演變的內(nèi)在沖動。換言之,這時的技術無形中晉升為領跑者,藝術更像是技術發(fā)明力圖開拓的市場。
③中國藝術的“簡約”傳統(tǒng)隱含了對于“炫技”的不屑。古代思想家認為,繁雜的技術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擾人們對于“道”的持續(xù)注視。他們眾口一詞地告誡“文勝質(zhì)”可能導致的危險,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懷。當然,這并非號召藝術拒絕技術,而是敦促文化生產(chǎn)審慎地考慮技術的意義: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題,繁雜的技術只能淪為虛有其表的形式。
④這種虛有其表的形式在當下并不少見,光怪陸離的外觀往往掩蓋了內(nèi)容的蒼白。譬如眾多文藝晚會和其他娛樂節(jié)目。大額資金慷慨贊助,大牌演員頻頻現(xiàn)身,大眾傳媒提供各種空間……形形色色的文藝晚會如此密集,以至于人們不得不懷疑:這個社會真的需要那么多奢華呈現(xiàn)嗎?除了晚會還是晚會,如此貧乏的文化現(xiàn)象通常預示了主題的貧乏——這種貧乏多半與技術制造的華麗風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此時的技術業(yè)已游離了藝術的初衷,眾多的娛樂節(jié)目——而不是藝術——充當了技術的受惠者。
⑤技術是一個中性的東西,是一種工具,關鍵在于怎么使用。對于技術的盲目崇拜無異于對于工具的盲目崇拜,這種崇拜的實質(zhì),是重技而輕道,重物而輕人。如果任由其泛濫,容易遮蔽掉技術背后真正關鍵的東西——使用技術的人的作用與良知。前一段諸多社會事件引起輿論大嘩的時候,并沒有多少人將這些社會事件與技術聯(lián)系起來。從瘦肉精飼料、三聚氰胺奶粉、毒膠囊的制作到利用電話、互聯(lián)網(wǎng)精心設計的錢財欺詐,輿論同聲譴責的是無量企業(yè)、利欲熏心的商家、心狠手辣的騙子以及失職的監(jiān)管機構,而技術研發(fā)者的責任似乎被輕輕放過,人們沒有看到參與這些社會事件的技術人員出面道歉,這個環(huán)節(jié)成為盲點因而遭到遺忘——文化領域的事情也似乎常常如此。社會的進步、文化的繁榮,需要讓技術與道德的關系重回人們的視野之中,如此我們方可避免陷入技術盲目崇拜的陷阱與誤區(qū)。
(選自《新華文摘》2013年第23期,有刪改)
7、下列關于“技術崇拜”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從現(xiàn)象看,技術崇拜就是大型文藝晚會中聲光電的全面介入和各種聞所未聞的機械設備等諸多技術手段的過度應用。
B.從原因看,技術崇拜過分強調(diào)日新月異的現(xiàn)代技術對藝術創(chuàng)作和傳播的作用,許多時候源于藝術生產(chǎn)中的技術消費。
C.從結果看,技術崇拜所形成的華麗風格,彌補了娛樂節(jié)目藝術主題的不足,從而讓娛樂節(jié)目成為技術使用的受惠者。
D.從實質(zhì)看,技術崇拜無異于工具崇拜,重技而輕道,重物而輕人,忽視了藝術演變的內(nèi)在沖動在藝術生產(chǎn)中的作用。
8、下列對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①段針對當前許多文化工程、文藝演出中技術應用貪大求奢的現(xiàn)象,對技術的作用進行了反思和追問,明確指出藝術領域中技術崇拜正在形成,自然引出本文話題。
B.②段先明確藝術和技術的關系,接著分析文學作品成為經(jīng)典的原因,指出在現(xiàn)代社會藝術和技術本末倒置;③段聯(lián)系中國藝術傳統(tǒng),進一步闡述藝術和技術的關系。
C.④段與②③兩段形成遞進關系,先指出光怪陸離的外觀往往掩蓋了內(nèi)容的蒼白,接著通過一些娛樂現(xiàn)象表明由技術主打的娛樂節(jié)目主題貧乏,技術游離了藝術的初衷。
D.⑤段首先指出技術的工具性,然后聯(lián)系社會現(xiàn)象,揭示技術使用人員的作用和良知才是真正的關鍵所在,從而得出重新審視技術和道德關系的結論,與①段相照應。
9、下列對原文觀點的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
A.藝術生產(chǎn)從來離不開技術的支持,如果藝術作品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題,那么炫目的技術就只能是虛有其表的形式。
B.古代思想家反對“文勝質(zhì)”,認為繁雜的技術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炫技”勢必干擾人們對于“道”的持續(xù)關注。
C.技術是藝術生產(chǎn)的組成部分,藝術是技術發(fā)明力圖開拓的市場,因而從事文化生產(chǎn)應該審慎地考慮技術使用的意義。
D.如果讓技術和道德的關系重回人們的視野,就能避免陷入技術盲目崇拜的誤區(qū),就能實現(xiàn)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繁榮。
三、(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題。
記丐俠
來懋齋先生者,家況奇貧,性慷慨而有過人節(jié)。鄉(xiāng)試后,捷舉。意欲赴禮部試,而絀于資斧。鄉(xiāng)人俗習,例凡臨時乏資者,得招集親友七八人各出一分于發(fā)起人,由發(fā)起人立約簽字付資,畢事而次第發(fā)還之,謂之會。既而曰:“孰如成一會而籌集之。”于是奔走于親故之門者數(shù)日,始獲七人之認可。然皆以情不能卻,強應之而心實否之。屆期先生黎明起,掃庭除,具旨酒與佳肴,以恭候之。詎知日既夕矣,無一親故之足跡,印于其庭者。
有群丐過其門,見先生家羅杯盤,必有所謂喜事者。遂麋集于戶限外,爭欲得杯盤狼藉之馀瀋。斯時也,先生饑火與憤火交綏,于是出謂群丐曰:“予之肆筵以設席也,實以部試期迫,赴都乏資,意欲藉親故之集會輪資,應眉急耳。奈親故負我,今競食言,以致吾之酒肴為虛設。雖然,與其魚餒而肉敗,孰若大家共一飽。汝曹其就座,吾將為東道主而暢飲焉。”群丐登堂醊,醲餉既良,已謂先生曰:“吾儕小,蒙先生賜以酒食,固屬非分之寵。今試一問,由此達京師需金幾何?”先生曰:“但使途無饑渴,而安抵都下足矣。”群丐應聲起曰:“是區(qū)區(qū)者,何難之有?”吾儕愿盡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往往逆旅主人嘉其義而奇其事,且厚有贈饋。既抵都,群丐各分道行乞,以所得資為先生應試費。試后果捷南宮①,得出為某邑宰,循例省親回籍。群丐亦促之返焉。
甫抵里闬,親故之問寒溫表慶賀者,肩摩踵接。先生亦平淡視之。然越數(shù)日將之官,群丐請從之任所。先生恐有所不歉,又恐背前日誼。方躊躇間,有黠者似已久窺其意曰:“先生之作官,自作官;某等之行乞,自行乞。但使有效犬馬處,則吾等愿藉之以畢馀生。若其他世俗之累,決不敢為先生浼②,且自浼也。請勿作再三之慮,先生以為何如?”
抵任所后,各行丐于四方,惟昏暮時潛一入署問安而已。先生亦隨時資給之,然往往不受。時邑多盜,群丐間作偵探,是以屢屢破獲重要案件。至頒發(fā)賞格時,懸牌累月,迄無來領者。而先生以政聲卓著,由上峰保升郡守矣。先生固儒者,不耐于酬酢之煩,又淡于利祿,遂以親老乞終養(yǎng)。解組③后,欲為各丐謀治生業(yè),竟皆避之他去。先生每為人言之,輒唏噓泣下,引為憾事。然而丐則俠矣。
(選自《庚初廣志》卷八,有刪改)
【注】①南宮:指“禮部”。②浼:玷污。③解組:解下掛印的帶子,指辭官。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屆期先生黎明起,掃庭除 除:臺階
B.但使途無饑渴,而安抵都下足矣 但:只要
C.群丐請從之任所 之:前往
D.時邑多盜,群丐間作偵探 間:間或
11、以下各組語句中,分別表現(xiàn)群丐的“俠義”和來懋齋先生“品性”的一組是( )
A.蒙先生賜以酒食,固屬非分之寵 先生亦隨時資給之
B.以所得資為先生應試費 試后果捷南宮,得出為某邑宰
C.若其他世俗之累,決不敢為先生浼 先生恐有所不歉,又恐背前日誼
D.懸牌累月,迄無來領者 是以屢屢破獲重要案件
12、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來懋齋先生家況奇貧,為人卻慷慨大方,有過人的節(jié)操。鄉(xiāng)試中舉后,打算赴禮部應試,可缺乏資用。他采用民間打會的方式向親友籌集資金,但遭到背棄。
B.來懋齋先生把準備招待親友的美酒偉肴拿給乞丐們享用。了解到先生的困境,乞丐們用行乞所得資助他,并護送其赴京應試。他們的義舉受到贊揚,并因此常常獲得饋贈。
C.來懋齋先生在群丐的幫助下到達京都,如愿考中,得以出任縣令;剜l(xiāng)省親時,對逢迎討好的親友只是以平常態(tài)度對待。
D.來懋齋先生任職期間,乞丐們給予他很多幫助,使先生政聲卓著,升任郡守,而乞丐們不求任何回報。先生辭職歸鄉(xiāng)前,想給他們謀取職業(yè),群丐都躲開了,先生引以為憾。
語文學習 http://szenemacher.com/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