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7屆高三9月名校聯(lián)考歷史考試試題及答案(文字版)
學習頻道 來源: 歷史考試試題 2024-07-20 大 中 小
山西省2017屆高三9月名校聯(lián)考歷史考試已經(jīng)結束了,一起學習吧高考網(wǎng)考后為你帶來第一手資料,以下為試卷的詳細內容,一起來看下吧~
山西省2017屆高三9月名校聯(lián)考
歷史試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 商湯以夏桀“棄捐在帝之恩刑,推蹶它王之法籍”,方以“有夏多罪,天命殛(殺死)之”為詞進行征伐;周武王伐紂也以紂“自棄其先祖肆祀不答”作為興兵的理由之一。這些做法反映了當時
A.以不行宗法作為開戰(zhàn)說辭 B.王朝更替須得到先祖支持
C.中華民族的核心文化形成 D.統(tǒng)治者利用尊祖崇禮觀念
2. 漢初,王國內群臣吏民對諸候王自稱“臣”,且朝廷官吏對諸侯王也可以自稱“臣”。漢武帝時,頒布法令嚴格禁止諸侯王與朝廷官吏以”君臣”相稱呼,否則要被處以極刑,這種變化反映漢朝
A. 國家官僚體系的健全 B. 中央政府的權威加強
C. 法制得到進一步完善 D.皇權至上價值觀興起
3. 貞觀初年,太宗詔令:“自是宰相人內平章國計,必使諫官隨入,預聞政事。有所開說,必虛己納之!边@說明唐初
A.通過制度形式約束皇權 B. 宰相與諫官可相互監(jiān)督
C. 諫官有權評議國家政事 D.諫官負責監(jiān)察朝廷百官
4. 宋太祖敕令子孫不得誅殺文人,他的助手趙普更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美談,“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口號也是宋代提出來的。這反映出宋代統(tǒng)治者
A.強化對民間思想的控制 B. 更加青睞主張改革的官員
C. 重視對百姓信仰的管理 D. 倡導重文輕武的治國現(xiàn)念
5. 古代雅典不允許公民對城邦的利益漠不關心;哲人和學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須到公民大會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絕擔任官員;法律明確規(guī)定,發(fā)生政治爭論時,公民不得中立,必須追隨一派,反對一派,否則將予以嚴懲。由此可見,在古代雅典
A. 必須人人參政 B. 宣揚平等意識 C.政治自由有限 D. 強調依法治國
6. 有學者認為,雅典民主政治是真正意義上的民主政治,民眾掌握決策大權。這種觀點
A.忽視了雅典民主主體的狹隘性 B. 否定了公民大會的作用
C. 以財產等級制作為史實依據(jù) D.其依據(jù)是平民擔任政治領袖
7. 羅馬法學家認為,在適用于特定民族的市民法和適用于全人類的萬民法之外,還有“自然界教給一切動物的法律”——自然法,“而奴役是違背一切人都是生而自由的自然法的”。這反映了
A.羅馬法學家追求公平正義的立法原則 B.使用中的羅馬法喪失了自然法的精神
C.羅馬法不斷發(fā)展完善為一部自然法 D.天賦人權的思想理念貫穿于羅馬法
8. 2014年,英國首相卡梅倫表示,如果他領導的保守黨在2015年的大選中勝出.將舉行英國是否退出歐盟的全民公投。當選后,他的這一行為
A. 應對議會下院負責 B. 會遭到議會上院的否決
C. 必須得到國王授權 D. 不可能得到內閣的支持
9. 自1789年《人權宣言》發(fā)表后,法國在近代一百多年的時間中,先后出臺了11部憲法。這些憲法大多壽命短暫,有的甚至“胎死腹中”。唯獨1875年的憲法得以貫穿第三共和國始終,施行長達65年。這主要是因為
A.總統(tǒng)權力被有效限制 B. 民主共和說念漸入人心
C. 人權訴求的不斷滿足 D. 資產階級革命較為徹底
10. 1873年夏天,俾斯麥曾告訴威廉皇帝,他的政策是堅決排除在歐洲以外去謀求領土,1884年,俾斯麥改變了初衷,他甚至曾在私下里說“殖民事務都是騙局,但我們需要它幫助選舉”。1884年到1885年,他通過一系列活動把殖民大旗插到了非洲、南太平洋。材料表明俾斯麥
A.對外政策搖擺不定 B. 其宰相官職不再由皇帝任命
C. 霸權思想日漸膨脹 D. 調整殖民政策以順應時政
11.近代西方國家賦予公民一定程度的直接創(chuàng)制權、復決權和罷免權等,同時接受政治訓練、增加政治知識、提高政治理性。這些做法重在
A. 完善國家政權組織結構 B. 培養(yǎng)公民參與政治事務的意識
C. 使公民自由行使民主權利 D.鼓勵公民直接參與國家決策
12.鴉片戰(zhàn)爭時,在三元里抗英斗爭中,鄉(xiāng)坤何玉成在其一詩中寫道“下以保家室,上以纖國優(yōu)”?梢姰敃r的一些鄉(xiāng)紳
A. 初具民族主義觀念 B. 主動指揮了鴉片戰(zhàn)爭
C. 飽讀儒家經(jīng)典著作 D. 已經(jīng)走在近代化前列
13.下面是甲午戰(zhàn)爭期間中日雙方參戰(zhàn)士兵體格調查表.據(jù)此可推知
A.清軍戰(zhàn)斗素養(yǎng)落后日軍 B.軍人體質決定戰(zhàn)爭結局
C.清朝不夠重視軍隊建設 D.清軍戰(zhàn)斗精神不及日軍
14.學者費正清曾斷言:辛亥草命建立的新政體是覆蓋在舊中國上的薄薄的一層皮,它距離中國民間社會極其遙遠?梢,該學者認為當時
A. 中國民主革命力量不足 B. 辛亥革命缺乏群眾的支持
C. 中國應該實行社會改良 D. 共和制難植根于中國社會
15. 1845年,恩格斯說,“富裕市民的‘占有階級’,即‘資產階級’和依賴工資的工人的‘勞動階級’,即‘無產階級’ ,這兩個階級之間不可避免地要發(fā)生斗爭和戰(zhàn)爭。和平解決問題已經(jīng)為時過遲!边@反映出
A.工人缺少科學理論的指導 B. 政權爭奪加劇矛盾激化
C. 階級對立的經(jīng)濟基礎形成 D. 西方代議制民主不完善
16.下表整理自《試析十月革命勝利的社會歷史條件》一文,反映的是俄、德、美三國在一千人以上的大型企業(yè)中,工人占國家全部工廠工人數(shù)的比重情況。材料意在說明十月革命時
A.俄國的資本主義發(fā)展十分迅速 B. 國際工人階級走向聯(lián)合
C.俄國無產階級戰(zhàn)斗力更易發(fā)揮 D.國際工人援助了十月革命
17. 《中國國民黨第二次代表大會宣言》中稱,民族主義是被征服民族抵抗戰(zhàn)勝民族,“是以本黨之民族主義主張融合與此人類四分之一人口,以與戰(zhàn)勝民族反抗”!八囊欢闭兒螅Y介石由支持轉而壓制民眾,摧殘民眾團體。這反映了了
A. 國民黨趨向政治獨裁 B. 國共兩黨開始出現(xiàn)利益分歧
C. 資產階級反侵略失敗 D. 中共民主革命目標發(fā)生變化
18. 根據(jù)我國《憲法》和《民族區(qū)域自治法》,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機關的自治權要以不違背我國憲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則為前提,在此基礎上根據(jù)地方實際采取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這表明我國的民放區(qū)域自治
A.是中央領導下的地方自治 B. 強調權利與義務統(tǒng)一
C. 是符合國情的民族政策 D. 享有高度的自治權力
19.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決定: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縣級以上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以及各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在就職時應當公開進行憲法宣誓,這一決定
A.加強了人民民主監(jiān)督作用 B. 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原則
C. 表明我國民主制度的完善 D.有利于增強法制意識
20. 1972年8月,周恩來在談到臺灣問題時說:“過去23年,只是向金門、馬祖打炮、廣播,號召官兵起義,實際上我們對臺灣的工作做得很差!眑973年6月,他指示新華社:《參考資料》 每天要登一篇有關臺灣的消息和言論,罵街的不要,這反映出20世紀70年代初
A. 海峽兩岸的溝通主要在民間 B. 中國外交手段呈多樣化特征
C.中國處理臺灣問題的方式開始調整 D. 中美關系改善推動了兩岸關系緩和
學習關鍵字:
學習頻道 | 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 | 北京陽光學習網(wǎng) | 上海陽光學習網(wǎng) | 天津陽光學習網(wǎng) | 學習地圖 | 重慶陽光學習網(wǎng) | 貴州陽光學習網(wǎng) | 廣西陽光學習網(wǎng) | 吉林陽光學習網(wǎng) | 大學排名 | 高考成績查詢 | 高考錄取查詢 | 高考志愿填報 | 教務管理系統(tǒng) | 高考專題 | 陽光學習網(wǎng)手機版 | 學習頻道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