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唐山三模文科綜合答案
學習頻道 來源: 陽光學習網 2025-06-22 大 中 小
	唐山市2013-2014學年度高三年級第三次模擬考試文科綜合能力測試
	目前,城市居民的非機動出行方式備受社會關注。表1為工作日居民總出行距離,出行頻率以及機動出行概率的社區(qū)比較,據此完成1-2題。
	2013-2014學年度高三年級第三次模擬考試文綜歷史參考答案和評分參考
	A卷24.A  25.B  26.D  27.A  28.A  29.D  30.B  31.B  32.A  33.A  34.C  35.A
	B卷24.B  25.B  26.D  27.A  28.B  29.A  30.D  31.A  32.A  33.A  34.B  35.A
	40.(1)對比表:(8分)
	  自由主義 傳統(tǒng)文化
	權利來源  君權神授
	權利主體  
	權利制約 代議制民主,分權與制衡 
	經濟政策 經濟自由 
	人性  克己復禮、三綱五常、存天理滅人欲
	新特點:“宣傳自由主義”、“追求與世界文化融合”。(4分)
	(2)早夭:1920年3月以后,以陳獨秀為代表的“知識群體”,告別了自由主義,轉到社會主義立場,走上了政黨革命的道路。自由主義為馬克思主義所取代。(5分)
	原因:知識分子并未真正參透西學;一戰(zhàn)暴露了西方文明(自由主義)的弊端;十月革命的勝利推動馬克思主義傳播;五四之后,政治斗爭逐漸占據主流地位。(8分)
	41.主題:圖a:馬歇爾計劃旨在幫助歐洲復興;圖b:馬歇爾計劃旨在束縛和控制德法等西歐國家(4分)國際時局的因素:當時處于冷戰(zhàn)時期,美國和捷克斯洛伐克分屬資本主義陣營和社會主義陣營,處于敵視狀態(tài)。(4分)國家立場的因素:美國是馬歇爾計劃的實施國,通常會肯定自己的做法;捷克斯洛伐克是第三方,可以有不同的看法。(2分)時間的因素:1947年馬歇爾計劃剛開始實施,1949年計劃實施后兩年,時間的推移會導致人們對問題的看法產生改變。(2分)
	45.(1)材料一王安石變法,北宋統(tǒng)治面臨危機;(3分)
	 材料二宗教改革,天主教會的特權地位阻礙了西歐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fā)展。(3分)
	(2)同:用教育來推動改革;重視培養(yǎng)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政府辦學。(3分)
	異:中國:以培養(yǎng)官員為目的;教育與科舉、選官相聯系,功利性強;(3分)
	  德國:重視兒童教育;強迫教育;教育立法。(3分)
	46.(1)1791年憲法規(guī)定實行君主立憲制,1875年憲法規(guī)定實行共和制。(4分)
	(2)相同點:代表資產階級利益;體現了三權分立原則。(2分)
	不同點:1791年憲法規(guī)定立法權屬于國民議會,1875年憲法規(guī)定立法權由眾議院和參議院兩院行使;1791年憲法規(guī)定行政權屬于國王,1875年憲法規(guī)定行政權由總統(tǒng)和內閣掌握;1791年憲法規(guī)定國家元首是世襲的國王, 1875年憲法規(guī)定總統(tǒng)、參議院、眾議院由選舉產生。(9分)
	47.(1)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盧溝橋事變,挑起全面侵華戰(zhàn)爭。(2分)
	含義:形成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全民族抗戰(zhàn)。(2分)
	史實:國民黨組織凇滬會戰(zhàn)等;共產黨開辟敵后抗日根據地等。(4分)
	(2)舉例:蘇軍出兵東北、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4分)
	意義:以史為鑒,珍視和平。(3分)
	48.(1)同文館開設天文、算學課程;聘請西人教授科舉出身人員。(4分)
	理由:國家的根基在于禮義和人心,不在洋人的“術數”和“技藝”。洋人未必真心實意地傳授他們的知識。中國也有能勝任此類課程的人才。(6分)
	學習外國長處,培養(yǎng)科技人才是時代要求,而道德人心對于國家發(fā)展也非常重要。(5分)
	
文綜學習  http://szenemacher.com/wen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