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在线观看a国产种片_三级中文字幕永久在线_亚洲日韩精品女同在线播放_91热在线精品国产一区

吳淞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三10月份月考歷史試題

學習頻道    來源: 陽光學習網      2024-07-20         

本站非官方網站,信息完全免費,僅供參考,不收取任何費用,請以官網公布為準!
一、選擇題(1—30題,每題2分)
1.美國學者房龍說:“羅馬發(fā)展了一種統(tǒng)治藝術,最大限度地減少摩擦,從而獲取巨大的實際成果。”這種統(tǒng)治藝術應該包括①崇尚軍事征服②主張法律治國 ③樹立基督教為國教 ④取消共和,建立帝制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公元751年,唐將高仙芝征伐中亞,遭遇強大帝國戰(zhàn)敗,對他的敵人的正確的描述可是
A. 突厥民族,驍勇善戰(zhàn)               B. 信仰耶穌,崇尚法律
C. 信仰真主,政教合一               D. 相信理性,要求民主
3.小李在歷史課上介紹一個古代民族:“他們信仰上帝,尊敬騎士,建立城堡與莊園,與阿拉伯人作戰(zhàn)。”,這個古代民族是
A. 希臘人          B. 羅馬人        C. 法蘭克人        D. 拜占庭人
4.古代歷史上只有一個帝國曾完全控制絲綢之路西段的要沖,今天的伊斯坦布爾、巴格達、麥加和開羅,它存在于
A. 公元2世紀   B. 公元8世紀       C. 公元13世紀   D. 公元16世紀
5.戰(zhàn)國時,信奉法家的衛(wèi)鞅入秦游說國君接受他的治國之道,他的語錄最可能是
A. 法古無過,循禮無邪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C. 明德慎罰小國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異等可為將相及使絕國者。
A. 門第出身   B. 軍功武勛   C. 儒學功底   D. 品德才學
7.學者錢乘旦說:“古典時期結束時,世界上形成了四個文化圈,即‘東亞文化圈’、‘印度文化圈’、‘西亞——北非文化圈’、‘歐洲文化圈。’”,他認為每個文化圈都有自己的“占主導地位的統(tǒng)一的價值體系——某種特定的宗教或意識形態(tài)”,其中“西亞——北非文化圈”占主導地位的統(tǒng)一價值體系是。
A. 希臘理性哲學      B. 印度教信仰     C. 伊斯蘭教信仰     D. 基督教信仰
8.中唐詩人劉禹錫感嘆:“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A. 民族融合,血統(tǒng)不保                 B. 南北統(tǒng)一,武人當?shù)?  
C. 科舉推行,名門敗落                 D. 三省六部,權相難現(xiàn)
9.“人類第一次通過自己的活動來增殖天然的產品,從而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經濟面貌,對人類的發(fā)展產生深遠的影響。”這里的“活動”是
A 采集漁獵          B 磨制石器       C 農業(yè)耕作       D 飼養(yǎng)動物
10.開辟新航路引發(fā)的貿易路線的轉移,西歐國家可以
①向東由小亞細亞到達東亞                ②向南繞非洲大陸南端至東方         
③向西經過南美洲前往亞洲                ④向北橫穿亞歐大陸到達東亞
A.B.C.D.
A. 克倫威爾       B. 馬丁路德         C. 詹姆士一世       D. 威廉三世
12.《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確立了中央與地方分權的國家體制,由邦聯(lián)制發(fā)展到聯(lián)邦制,加強了聯(lián)邦中央的權力,但地方仍有很大的自主性。聯(lián)邦的權力來自于(  )
A.各州權力讓渡         B.中央向地方分權      
C.總統(tǒng)的授權           D.高等法院的裁決
13.由于織布速度增加,紡紗速度跟不上需要,某國“獎勵工藝協(xié)會”發(fā)出文告,號召人們發(fā)明加快紡織的機器。這一歷史事件發(fā)生的時間是
A. 18世紀中期   B. 18世紀晚期   C. 19世紀早期   D. 19世紀中期
14.馬克思說:“世界史不是過去一直存在的,作為世界史的歷史是結果。”形成這一結果的最主要因素是
A. 新航路開辟   B. 歐美革命   C. 啟蒙運動   D. 工業(yè)革命
15.1534年—1800年,中國金與銀比價從約1:6.36變?yōu)?:15.4,該情況發(fā)生的原因是
A. 絲茶暢銷,中國白銀流入     B. 鴉片走私,中國白銀外流    
C. 殖民活動,歐洲掠奪黃金     D. 工業(yè)進步,歐洲傾銷商品
16. 1784年,剛剛獲得獨立的美國為打破英國組織的經濟封鎖,派遣商船“中國皇后號”不遠萬里來華開展貿易。“中國皇后號”在中國停靠的港口應該是
  A. 寧波           B. 上海            C. 廈門           D. 廣州
17.1901年,梁啟超先生為李鴻章作傳,說:“四十年來中國大事,幾無一不與李鴻章有關系。
A. 鎮(zhèn)壓太平天國   B. 創(chuàng)設總理衙門    C. 指揮甲午戰(zhàn)爭   D. 接受庚子賠款
18.分析時間軸上的歷史事件,判斷下列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 
1762年,盧梭的《社會契約論》提出政府應建立在人民“共同意志”的基礎上。
                        1776年,《獨立宣言》聲稱人民有權推翻不公正的君主。
1792年,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呼吁男女平權。
       ·        ·         ·         ·         ·        ·
A.大多數(shù)歐洲人完全支持他們的君主       B.人們開始質疑政府的合法性
C.18世紀50年代歐洲政治一片太平       D.只有男性在思考和關注政治問題
19.《試論法國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及啟示》中分析道:(近代)法國人民曾先后信仰過人權理論、立憲制度、共和主義、恐怖統(tǒng)治、寬容政策,并為此流血戰(zhàn)斗,付出極大代價。但是革命發(fā)展得太快,以至人們一早起來就會發(fā)現(xiàn)世界變了樣,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舊世界。這一分析試圖
A.揭示法國民主政治曲折發(fā)展的原因 B.說明法國沒有實行民主政治的基礎
C.強調堅定的信仰對大革命的重要性 D.肯定法國大革命對社會的成功改造
  A.東三省淪陷,成為日本勢力范圍    B.平津淪陷,華北局勢危急
  C.制海權喪失,北洋艦隊最終覆滅    D.民族危機,推動維新變法
21、英國近現(xiàn)代史上,某任殖民地大臣約瑟夫· 張伯倫鼓吹在一個“國際競爭逐步升級的時代”里,英國應該是“一個巨大而自給自足和自衛(wèi)的帝國”——那是一個靠英國資本開發(fā)的遍布世界的英國貿易區(qū)。依據這一對英國的準確定位,“國際競爭逐步升級的時代”是
  A.19世紀40年代    B.19世紀末20世紀初
  C.20世紀30年代    D.20世紀40、50年代
22、1873年,《申報》在社論中介紹一家年初由李鴻章創(chuàng)辦的企業(yè)“為中國公司創(chuàng)始之舉”
B.采用官督商辦模式
C.制造船舶推動自強
D.外商參股合資經營
23、南北戰(zhàn)爭期間,林肯說: “我認為,憲法賦予了我戰(zhàn)爭的權力,但沒有人了解這些權力到底是什么我認為我需要這些權力實際存在,來讓我堅守維護憲法的誓言。
  A.解放黑奴     B.聯(lián)邦統(tǒng)一    C.民主共和       D.三權分立
24、“把中英各約的修訂作適當?shù)耐蒲,因此使得這一行動在時間上與中法和中美條約的修訂更接近一些,也不會沒有好處。因為我們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員的通力合作,將會比這三國中的任何一國單獨去作,都更能影響中國政府去勵行對目前情事的改進。”以下哪個選項內容是列強逼迫中國政府所作出的“改進”?
A....
  A.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動這一時期的民族大融合開始    
  B.這一時期的民族大融合實際上就是少數(shù)民族漢化
  C.這一時期的民族大融合為中華文明增添了新活力
  D.胡人君主支持是這一時期民族大融合實現(xiàn)的主因
28、法蘭西國王路易十一(1461—1483 年在位)擁有一支15000人的常備軍,其中部分人配備火器。因地方大貴族無法提供維持這樣的軍隊的高額費用抗衡他,而擁有決定性的優(yōu)勢。與此有關的正確判斷是
A.路易十一以此加強君主專制支持重商主義    B.路易十一因此有力量支持開辟新航路
C.路易十一因此取消城市自治增加稅收來源    D.路易十一因此有力量鎮(zhèn)壓法國大革命
29、日本明治維新需要大量資金扶植發(fā)展資本主義,對增加中央政府財政收入沒有幫助的措施是
  A.奉還版籍,實行廢藩置縣                 B.地稅改革,承認土地買賣   
  C.金融改革,發(fā)行紙幣日元                 D.教育改革,興辦近代學校
“有將近四十年的時間,市場從我們的社會生活中逐漸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兩代中國人對于市場完全地感覺陌生……”——梁治平《市場·國家·公共領域》
材料中的“將近四十年” 當指:
    A 1937年---1976年                      B 1956年---1992年
    C 1966年---2004年                      D 1969年---2007年
以下3分題:
31、法國學者托克維爾在《論民主在美國》說:“戰(zhàn)士之后便是立法者。戰(zhàn)士志在破壞,立法者專于建設,但兩者都有功勞。”他表達的主旨是
  A.創(chuàng)建民主國家必須革命和法制
  B.建立法制才能夠創(chuàng)建民主國家
  C.創(chuàng)建民主國家需要破壞舊制度
  D.建設民主國家需要破舊與立新
32.孔子說:“天何言哉? 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說:“地,
  A.針對先秦的社會現(xiàn)狀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張
  B.認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C.表現(xiàn)出人對自然及其規(guī)律的尊崇
  D.認為自然是可以認識的我國學者羅榮渠教授認為:從表面上看,帝國主義侵略論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論的,但如果只承認帝國主義是近代中國各種變化的主導因素,忽視了中國的歷史特點和國情特點,把內部擇,實質上仍是一種隱蔽的西方中心論。下列對該學者觀點的解讀,前人的記載,只是一大堆材料。我們必先知觀察之法,然后對于其事,乃覺有意義,所以各種社會科學,實在是史學的根基,尤其是社會學。因為社會是整個的,所以分為各種社會科學,不過因一人的能力有限,分從各方面觀察居于今日而言歷史,其嚴格的意義,自當用現(xiàn)代的眼光,供給人以現(xiàn)代的知識,否則雖卷帙浩繁,亦只可稱為史料而已。
A. 貫通社會科學是史學研究的根基   
B. 在掌握史料基礎上廣泛涉獵社會科學
C. 前人的記載對史學研究價值不大   
D. 史學研究要超越對前人的記載的掌握
35、34.
36、西歐封建(10分)
有學生對中世紀西歐封建制度很感興趣,因此對其產生展開研究,他作出表格如下:
傳統(tǒng)與問題制度設計和后果法蘭克人進入羅馬境內,疆域變得更為遼闊,占領地區(qū)社會動蕩,原有統(tǒng)治秩序已經崩潰,本身處于氏族社會,部族長老山頭林立,面臨本地貴族勢力的挑戰(zhàn),首領無法絕對掌控。放棄照搬羅馬中央集權體制,接受日耳曼氏族制分權現(xiàn)實,吸納羅馬貴族和部族上層,逐漸形成層層分封的封建等級制的王國。但國王實際權力有限,封建領主勢大,王國分裂割據。羅馬帝國衰亡時期,傳統(tǒng)使用奴隸生產的方式已被證明效率低下,因此已經開始提高勞動者的地位,給予一定自由,使用隸農生產,
文綜學習  http://szenemacher.com/wenke/
陽光考試網    考試資訊分享    m.yggk.net             [責任編輯:yggk]
陽光考試網手機版 |   學習頻道 |   學習專欄 |   大學排行榜 |   高考查分系統(tǒng) |   高考志愿填報 |   專題列表 |   教務管理系統(tǒng) |   高考錄取查詢

  陽光文庫   免費學習門戶 備案號:閩ICP備11025842號-3 網站地圖

本站所有資料完全免費,不收取任何費用,僅供學習和研究使用,版權和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

Copyright 2025 陽光學習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