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濟寧市一模化學試題及答案(2)
學習頻道 來源: 濟寧市一模 2024-07-20 大 中 小
31.(19分)某紅色固體粉末樣品可能含有Fe2O3和Cu2O中的一種或兩種,某;瘜W自主探究實驗小組擬對其組成進行探究。
查閱資料:Cu2O在酸性溶液中會發(fā)生反應:
探究一: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組裝完成后,夾好止水夾,__________.則說明裝置A的氣密性良好。
(2)裝置A是氫氣的發(fā)生裝置,可以選用的藥品是_________(填選項)
A.稀硫酸和鋅片 B.稀硝酸和鐵片
C.氫氧化鈉溶液和鋁片 D.濃硫酸和鎂片
(3)從下列實驗步驟中,選擇正確的操作順序:①________③(填序號)
①打開止水夾 ②熄滅C處的酒精噴燈
③C處冷卻至室溫后,關閉止水夾 ④點燃C處的酒精噴燈
⑤收集氫氣并驗純 ⑥通入氣體一段時間,排盡裝置內的空氣
(4)收集氫氣驗純時,最好采用___________方法收集氫氣。
探究二:
(5)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的稀硫酸,若無紅色物質生成,則說明樣品中不含Cu2O;此觀點是否正確_________。(填“是”或“否”)若填“否”,則原因是___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說明);另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的濃硝酸,產生紅棕色的氣體。
證明樣品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加適量蒸餾水稀釋后,滴加_________(填試劑和實驗現(xiàn)象),則可證明另一成分存在,反之,說明樣品中不含該成分。
探究三:
(6)取一定量樣品于燒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若反應后經過濾得到固體3.2g,濾液中有1.0mol,則樣品中
___________mol。
【選做部分】
32.(12分)【化學一化學與技術】
海水資源豐富,海水中主要含有Na+、K+、Mg2+、Cl-、、Br-、
、
等離子。
合理利用海水資源和保護環(huán)境是我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保證。
I.火力發(fā)電燃煤排放的SO2會造成一系列環(huán)境和生態(tài)問題。利用海水脫硫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其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
(1)天然海水的pH≈8,呈弱堿性。用離子方程式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然海水吸收了含硫煙氣后,要用O2進行氧化處理,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氧化后的“海水”需要用大量的天然海水與之混合后才能排放,該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重金屬離子對河流及海洋造成嚴重污染。某化工廠廢水()中含有Ag+、Pb2+等重金屬離子,其濃度各約為0.01mol·L-1。排放前擬用沉淀法除去這兩種離子,查找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
(3)你認為往廢水中投入_________(填字母序號),沉淀效果最好。
A.NaOH B.Na2S C.KI D.Ca(OH)2
(4)如果用生石灰處理上述廢水,使溶液的pH=8.0,處理后的廢水中________。
(5)如果用食鹽處理其只含Ag+的廢水,測得處理后廢水中NaCl的質量分數(shù)為0.117%。
若環(huán)境要求排放標準為c(Ag+)低于1.0×10-8mol·L-1,問該工廠處理后的廢水中c(Ag)+=__________,是否符合排放標準__________(填“是”或“否”)。已知mol2·L-2。
33.(12分)【化學一物質結構與性質】
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四種元素A、B、C、D分別處于第一至第四周期,自然界中存在多種A的化合物,B原子核外電子有6種不同的運動狀態(tài),B與C可形成正四面體形分子,D的基態(tài)原子的最外能層只有一個電子,其他能層均已充滿電子。
請回答下列問題:
(1)這四種元素中電負性最大的元素,其基態(tài)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_,第一電離能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號)。
(2)C所在主族的前四種元素分別與A形成的化合物,沸點由高到低的順序是________(填化學式)。
(3)B元素可形成多種單質。一種晶體結構如圖一所示,其原子軌道的雜化類型為________。另一種的晶胞如圖二所示,若此晶胞中的棱長為356.6pm,則此晶胞的密度為_________g·cm-3(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已知:)
(4)D的醋酸鹽晶體局部結構如圖三,該晶體中含有的化學鍵是________(填選項序號)。
①極性鍵 ②非極性鍵 ③配位鍵 ④金屬鍵
(5)向D的硫酸鹽溶液中滴加過量氨水,觀察到首先形成藍色沉淀,繼續(xù)滴加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藍色的透明溶液。請寫出沉淀溶解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4.(12分)【化學一有機化學基礎】
聚谷氨酸(
)是一種具有水溶性、可生物降解、可食用的對人體和環(huán)境無毒的高分子聚合物,廣泛應用于食品和醫(yī)藥等領域。下圖是根據(jù)實際需要和目的,對
聚谷氨酸
中的羧基進行化學修飾的路線,其中B、C、F均為高分子化合物。
請回答:
(1)C的單體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D→E的反應類型是_________。
(2)與NaHCO3溶液反應,可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
(3)下列關于CH3CH=CH2的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b.它的同分異構體環(huán)丙烷屬于不飽和烴
c.與HBr發(fā)生加成反應可得到兩種產物 d.可以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鑒別丙烯和丙炔
(4)D的核磁共振氫譜有4個吸收峰,D發(fā)生銀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與鄰苯二甲酸反應生成的產物DBP(C16H22O4)是廣泛使用的增塑劑之一。
DBP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其中符合下列條件的DBP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a.1mol化合物能與2molNaHCO3反應 b.苯環(huán)上只有兩個相同的無支鏈取代基
c.苯環(huán)上的一氯取代物有三種
學習關鍵字:
學習頻道 | 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 | 北京陽光學習網(wǎng) | 上海陽光學習網(wǎng) | 天津陽光學習網(wǎng) | 學習地圖 | 重慶陽光學習網(wǎng) | 貴州陽光學習網(wǎng) | 廣西陽光學習網(wǎng) | 吉林陽光學習網(wǎng) | 大學排名 | 高考成績查詢 | 高考錄取查詢 | 高考志愿填報 | 教務管理系統(tǒng) | 高考專題 | 陽光學習網(wǎng)手機版 | 學習頻道手機版